- 心不相應行法
- 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。 又作心、 色不相應行。 指不屬於色、 心二法, 與心不相應的有為法的聚集, 計有二十四種, 為得、 命根、 眾同分、 異生性、 無想定、 滅盡定、 無想天、 名身、 句身、 文身、 生、 老、 住、 無常、 流轉、 定異、 相應、 勢速、 次第、 時、 方、 數、 和合、 不和合等。 此二十四法, 何以名不相應行? 原來‘相應’者, 契合之義, 如函蓋之相合;亦有和諧順從, 互相呼應而不相違之義。 此二十四法, 以下述三義, 表明其不相應: 一者, 此二十四法, 無緣慮作用, 故不與心、 心所相應。 二者, 此二十四法, 無質礙作用, 故不與色法相應。 三者, 此二十四法, 是生滅變異之法, 也不與無為法相應。 再者, 此二十四法, 不似色、 心、 心所實有體相――種子所生的實法, 而是依心王、 心所、 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。 《成唯識論》曰: ‘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, 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, 由此故知其非實有, 但依色、 心及諸心所分位假立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